2005/08/12 | 梦
类别(呓语) | 评论(0) | 阅读(15) | 发表于 17:07
醒来的时候发现已经快5点了,每次午休,尤其每次在醒与不醒那种临界状态时,会感觉全身都很麻木,像是被人用绳子捆住,想挣脱都挣脱不开,于是在想努力睁开眼的一刻又立刻软了下去,还是继续沉浸在梦里……
我又来了,在我醒来的那一瞬间,在醒与不醒的困惑中挣扎的瞬间我爬了起来,很快地打开电脑,我只想记录下一个梦,一种感觉。梦总是给人光怪陆离,虚幻缥缈的感觉,无论在梦中你多么坚信这是事实,却在醒来时发现那是如此可笑和荒唐,而感觉是稍纵即逝的,青春的感觉有时候很美好,所以我要记下来,记下至少一些现在还残存在记忆中的很清晰的东西,因为我知道,一会它们就都走了。
这个梦没有什么意义,里面讲的也很无味:毛毛带了几个同学来到了我家,我开门迎客,发现妈妈横躺在床上休息,我还在纳闷爸爸为什么不在。后来,我发现,那几个客人里有个小伙子是个很有名的主持人,经过介绍,他是学新闻的而且是比我低一届的,更奇怪的是他说他是临淄校区的。在这个梦中,还有一个女孩,她穿着白色的连衣裙,亭亭玉立地站在一边静静地听我们谈话,再后来送他们离开的时候,却又发现那些人里根本没有女孩子,我左顾右盼,想找到她的身影,可是一直到最后一个人走出家门,都没有看到她。就在这一刻,我醒了,醒来的时候真的感到很累。
呵,也许这种青春的白日梦每个人都做过很多。没啥意思,却总思索着有什么寄托。21岁时是个很尴尬的年龄,"想装扮成熟又放弃不了幻想,渴望独立自主又实际上依赖他人,尝到了现实的平庸又期待着突逢奇遇……"这是最近读《你的生命如此多情》中抄下来的,想想,很对。
暑假很快就要过去了,这是好多年以来我感到最压抑的一段时间。虽然跟妈妈这样过的日子也很快乐,但是,家里少了一个人,毕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温馨,我时常会惦记起他,惦记起他的身体,他的糖尿病,继而又不敢再想下去。还有,我更担心的是妈妈,在家的这段时间,因为有我,她显然有了主心骨,不再像我考试那段时间那样焦躁,可她的情绪必定还没那么稳定,等我回学校呢,妈妈该怎么办?妈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,当我离开妈妈独守空房她能忍受住这种孤独和落寞么?唉,很多时候,在清晨,我都会听到妈妈躺在床上低声地抽泣,在这种时候,我尤对爸爸感到气愤,以后的日子,我真不敢想下去。
在颐园的旧书市场淘来的这本海岩的上个世纪末写的小说,使我这两天又有了精神食粮。我发现现在我渐渐迷上了海岩,我喜欢他写的每一个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情节,喜欢他书中少爷式的男主人公和似乎总是充满悲剧色彩的女性角色,喜欢他大肆渲染的童话般的爱情,的确,海岩是个喜欢煽情的人,至少在我读的他的这几部作品中,"感情"一直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一个重要线索,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,我是个多愁善感的人,我不承认这是女性的特权,嘿,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,该流泪时就流泪,海岩中的平凡的生活,人间的冷暖,世事的无常,会让我不时地联想到自己,关于人生和命运的一些思考,所以我会不由自主地同情起小说里的人物,像是在同情自己。的确,有时候,文学会让人变得十分地感性,但同时又会给人以理智的启示,使人安详。我就是在这些文字中不断地激励和安慰着自己。
小说和PS自然占去了我其他学习的时间。在艺馨学画的那几天,很像回到了我的高中年代,每天早上早早地起床,然后去上课,中午回家,妈妈再做好饭给我吃,这种感觉真好。直到最后的几天我都画厌了,我这才发现什么东西都要宁缺勿滥,什么东西都要适可而止,干什么事情一段时间也都得调整。还有让我担心的是一个多月后的计算机等级考试,直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完第一章,我真不知道这72块钱会不会又肉包子打狗,可是在家我发现真的没有心情或者说没有耐心去认真地去学习,特别是这样的很枯燥的东西,特别是我并不是很想学而纯粹为了考试和一张证书的东西,我真不明白,为什么自己现在这么地现实了,也许是生活所迫,也许是竞争的纷烈,这样做只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平衡。不过在艺馨组织的中国美院社会美术等级考试的最后几天里,我最后还是没有报名,倒不是心疼那145元钱,其实我深知自己的水平已经肯定能通过素描六级,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,毕竟,我是为了画画而画画。

最后在家的几天,好好享受,好好陪着妈妈。

最后几天,多做几个美梦,活在梦中该多好。
0

评论Comments

日志分类
首页[252]
呓语[238]
魔拍[2]
梵音[1]
抓文[8]
CG[3]